一家銀行——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銀行可謂是頭號公敵——能吸引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現金,著實令人意外。但在昨日,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宣告了自己的勝利;如果進行增發,農行將在本月晚些時候于滬港兩地上市時,籌得創紀錄的221億美元。
從許多方面講,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功。農行規模極其龐大——它擁有2.4萬家分支機構,資產價值超過了印度整個國家的經濟產出,客戶人數超過美國人口。農行有些過時的形象(在中國許多偏遠地區設有網點),符合新的時代精神。從理論上說,鑒于中國大量農民工對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感到不滿,將有更多的中國人留在家鄉工作。此外,農行不僅僅服務于農村,它也向企業投放了大量貸款。
農行還可夸耀自己超高的定價。作為中國最后一個上市的大銀行,農行H股每股3.2港元的定價(A股認購價略低),相當于今年每股凈值的約1.7倍。假定其回報率為20%,那么農行的定價與中國其它銀行的定價大體一致。但從全球范圍看,這一定價水分不小:經營更為多元化的摩根大通(JPMorgan),市凈率也只有0.9倍。考慮到中國各銀行尚未為多年的大舉放貸付出代價,這種定價上的差異讓人感到奇怪。等待中國各銀行的,是更多的呆賬和更多的放貸限制。農行上市之所以能成為最大的IPO,部分是由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的需求所致。后者已為自己過去在銀行業的投資蒙受了可怕的打擊。這一次,無論投資的規模有多大,結果可能都沒什么不同。
您已閱讀94%(614字),剩余6%(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