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立國王的人,不會甘愿俯首稱臣,因此“謀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多年來,移動運營商玩著一場微妙的游戲,在手機制造商的品牌影響力與自身對客戶關系的控制和對手機的補貼意愿之間尋找平衡。盡管手機運營商冒著成為“啞巴管道”的風險,但高度競爭的手機市場還是為它們留下了賺取豐厚回報的空間。
接著蘋果(Apple)信步走來,攫取了該行業的利潤。從排隊購買最新款iPhone的蜿蜒長龍就可以看出,這些產品吸引了客戶。然而,它們給移動運營商帶來的回報卻不那么明顯。有人估計,直到為期24個月的iPhone客戶合同進行到第17個月時,iPhone在美國的運營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才能實現盈虧平衡。歐洲手機行業高管私下里會承認,它們的iPhone客戶合同僅是剛剛實現盈虧平衡。他們寄希望于合同到期后,用戶會在數據服務方面慷慨消費,并繼續使用運營商的服務。
與此同時,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蘋果一直將iPhone的平均售價保持在600美元以上。而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估計,這款手機的零配件(不包括制造、軟件和知識產權成本)價值還不到200美元。
您已閱讀59%(467字),剩余41%(3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