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如果你向銀行借款100美元,你會有麻煩;而如果借款1億美元,銀行會有麻煩。那么當你借款9000億美元時,又會怎么樣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麻煩:它持有如此龐大數目的美國國債——它若要拋售這些債券,必定會引起市場恐慌。
上周末,中國政府邁出了有望確保問題不會惡化的一小步:它宣布將“增強匯率彈性”。這被認為中國將重新施行“爬行盯住”政策——該政策曾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3年里升值17%,直至2008年暫停以幫助中國出口商。按照昨日的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NDF)價格預測,今后一年人民幣將升值2.3%。
原則上,人民幣升值應該意味著出口下降、進口增加、經常賬戶盈余減少,從而減輕將多余資金投入外國(主要是美國)國債以避免通脹的需要。實際上,歷史數據表明,情況正好相反。在2005年7月中國匯改之前的3年里,中國外匯儲備平均每月增加135億美元,而在匯改之后的3年里,平均每月增加309億美元。
您已閱讀64%(396字),剩余36%(22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