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中文詞匯“韜光養晦”翻譯的外交戰略意義》)發布于2010年夏季號《公共外交季刊》,FT中文網獲權發布。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基于對中國國情的深刻認識和世界局勢的全面把握,提出了“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思想。時至今日,“韜光養晦”已成為中國對外戰略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國外交政策的關鍵詞之一。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互動日益緊密。對“韜光養晦”一詞的正確理解和準確翻譯,無疑將有助于更好地向外界介紹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和傳統戰略文化的了解,維護并進一步塑造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這也正是我們在公共外交中需要重視和解決的一個問題。
對“韜光養晦”的曲解
您已閱讀10%(325字),剩余90%(28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