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大比數通過第四輪對伊朗的制裁案,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滿面笑容,認為是奧巴馬對話接觸商討的外交新政策的成功范例,因為美國說服俄羅斯、尤其是說服中國參與了這一輪的制裁。
對這樣的結果,中國的狹隘民族主義者、或者憤青會很不滿意,并批判中國領袖沒有金正日那樣的強硬風范。僅從表面上看,這次制裁,好像是美國的外交勝利,中國追隨了美國,改變了支持伊朗的初衷。其實不然,仔細分析,這波外交博弈,中國乃是最大贏家,并從各方拿到了好處。何以見得?
首先,美國欠了中國人情。中國知道,美國在目前階段,尚沒有對伊朗動武的決斷,更何況,墨西哥灣英國石油公司的龐大海底漏油災難,將大幅度延緩美國開采近海油田的預定計劃,一旦對伊朗動武,會爆發石油危機。不僅美國如今無法貿然對伊朗動武,以色列也因為面臨開槍打死人道救援船成員的風波,根本無暇顧及伊朗。美國難打伊朗,但奧巴馬政府在伊朗核危機問題上不能就此甩手,這樣他自己下不了臺不算,還會遭遇國內保守派的強烈譴責。所以,對奧巴馬政府來說,通過一個新的制裁案,是最好的下臺階。如今,中國成全了這個制裁案,無疑給了美國一個面子,美國也許會在在臺灣問題和朝鮮問題的處理上,回報中國。
您已閱讀47%(499字),剩余53%(56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