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時任德國日報《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駐外編輯的約瑟夫?約費(Josef Joffe)寫了一篇4000詞的文章來抨擊計劃中的歐洲單一貨幣的創建。他這篇用英文撰寫的文章最初發表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上。約費說:“對于一個人們生活中如此重大的變革,幾乎沒有人為此辯論一番,這在民主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似乎是為了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個多月后,該文的德文節譯版在《南德意志報》上發表——但不起眼的藏在一份周末增刊里。
這件事展示了人們過去在坦率談論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EMU)時遇到的障礙。許多德國老百姓一直擔心歐元不如德國馬克穩定,但很少有人討論相關風險,這反映出戰后的一個信條,即德國利益不可避免的會與歐洲利益重疊。不止是德國人有這種想法。荷蘭一位現已退休的資深央行官員就表示,多數歐洲國家政府——包括荷蘭政府——在20年前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時,都對它們簽署生效、成為法律的內容缺乏了解。
1998年4月,德國議會表決通過了采用歐元的議案,只有很少議員投了反對票。如今,德國老百姓正出面糾正這一失誤。由于民眾反對用公共資金來救助陷于困境的歐元區成員國,德國總理安哥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不得不在向希臘提供緊急援助一事上表現得極為謹慎。
您已閱讀32%(591字),剩余68%(127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