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十條”的風波,在一個靜悄悄的周末過后,稍有沉寂。雖然有交給大家重新討論的可能,但類似改革方案的執行不用懷疑,在公投可能上演鬧劇的可能被扼殺之后,中國足球似乎即將回復到舉國體制的懷抱當中。
只是重新將國家隊利益推到至高無上的境地,把職業聯賽變成國字號系列隊替補們的練習場,讓球迷又一次面對面目全非的聯賽,讓俱樂部出資人和贊助商莫名其妙地應對變化莫測的投資環境,一切又都打著舉國體制的旗號,完全是不可思議的舉動。這究竟是怎樣的舉國體制?
至少在中國體育現階段,舉國體制還沒有消失的可能,因為奧運會、亞運會和全運會,因為從體育總局到各級體育局乃至文體局的政府職能部門仍然存在。不過和以往舉國體制、金牌項目的體育模式不同,“韋十條”以舉國體制之勢,深度介入以市場為根本的職業聯賽,這絕不是一些俱樂部代表所云“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的較好結合”。
您已閱讀25%(366字),剩余75%(11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