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會像繁榮時期那樣增長,那么,現在它將如何擴張呢?這是宏觀經濟學中的根本問題。當初推動世界經濟步入繁榮的需求來源,已變得軟弱無力。在美英等赤字龐大的國家,家庭和政府都已透支過度。他們那種貪婪的消費必須止步了。那么,要想實現可持續的復蘇,該由誰來花錢消費呢?
上周在華盛頓,130名美國國會議員致信美國財政部,提出要求:在將于4月份出爐的貨幣報告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并認為美國應采取報復措施,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加稅。
語言頗具煽動性,但談論的卻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實際上,中國的匯率政策是一種發展政策,其原理是向購買中國商品的外國消費者提供補貼。在2008年的巔峰時期,中國出口機器創造了4260億美元的巨額經常賬戶盈余。
您已閱讀35%(316字),剩余65%(5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