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漲幅較1月份的9.5%有所擴大。不過,數據可能嚴重低估了中國商品房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在上海和北京的朋友告訴我,典型單元房價格的年漲幅在50%以上,甚至可能達到100%,新建樓盤正迅速從城市近郊擴展到交通不那么便利的遠郊。
根據官方數據,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新建住宅(90平方米及以下)的銷售價格分別上漲了19.3%、11.6%和19.6%,漲幅最大的是海南省的三亞,高達57.9%。不過,官方統計數據多半未考慮房屋地理位置和房屋質量這兩個因素。(官方未對“平均銷售價格”做出任何詳細說明。)假如市場中的遠郊房屋多于近郊,那么平均價格可能會低于考慮地理位置因素后的指數。這些官方數據極有可能低估了住宅市場泡沫的規模。
在房地產經濟學中,可通過對重復銷售的(同一套)住宅采樣(就像Case-Shiller指數),或者進行享樂回歸(hedonic regression,許多針對特定城市的學術研究都會采用這一方法),或者采用專家評估(就像經常被引用的日本地價指數),來建立一項經質量因素調整后的住宅價格指數。擁有這樣一項指數,是能及時做出政策決定的決定性基礎。
您已閱讀34%(507字),剩余66%(98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