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湖南代表團對媒體全程公開,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再次充當了“明星代表”的角色,他在回答記者關于官員財產公開的問題時坦言:“如果需要,我會帶頭公布,現在就可以公布。”在談到政府接受輿論監督的話題時,他也直言:“監督使執政者更加聰明,有時監督可能帶來短暫的不愉快,但最后達到的效果都還是好的——所以湖南不忌諱監督,希望大家監督。”
在報道這些言論時,有關媒體帶著贊賞、期許的態度,但也多半是孤立、靜止地把它放在一個官員的個人風格層面進行關注,而較少深層次的探討。在筆者看來,張春賢的這些言論,以及他主政湖南以來數年間的實際行動與這種言論的一致性,不僅是他個人作為一個現代型領導的政治素質和政治情懷的體現,更是以他為代表的成長中的中國政治領導人隊伍尊重民意、順應信息化背景下的社會潮流的政治風格縮影。
如果對比一下這種風格和本次“兩會”上發生的一些影響重大的事件(盡管中國大陸媒體把這些事件稱之為“兩會花絮”),我們就能發現,其實,諸如張春賢的坦率和從容,以及湖北省長李鴻忠的“記者錄音筆”事件,莫不是今年“兩會”期間利益攻防的不同側面反應而已,因為,這次會議的核心主題,正是中國各界政治力量圍繞公平問題展開的利益攻防。
您已閱讀22%(519字),剩余78%(18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