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5年,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數量不斷增加。一切皆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西歐,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專制政權相繼倒臺。80年代,運動蔓延至東亞和拉丁美洲,韓國、臺灣、菲律賓、巴西和阿根廷迎來了民主。90年代,種族隔離制度在南非的終結,伴隨著選舉民主在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傳播。最具戲劇性的突破來自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和前蘇聯帝國的解體。
自冷戰結束以來,西方的政治討論往往認為,上述一系列事件不僅僅是一種讓人愉快的巧合。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它不僅證明了人類對自由的普遍向往,也證明了自由民主制作為一種政治制度的內在優越性。如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言,“自由發揮了作用”。實行民主的國家將在經濟領域取得成功,而專制政權注定會失敗。
上世紀90年代“信息革命”的到來,為上述樂觀理論增添了另一層意義。人們普遍認為——從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到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等各色人物都是如此——在新“知識經濟”時代,只有那些允許思想自由傳播的民主國家才能最終實現繁榮富強。這一信條使美國更容易對中國的崛起報以隨和的態度——根據該理論,中國不是變成一個民主國家,就是在經濟上一敗涂地。
您已閱讀39%(515字),剩余61%(81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