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似乎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于飽受反傾銷困擾的中國出口行業來說,“出口第一”的招牌,加上被不斷詬病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可能導致更多的貿易壁壘。
事實上,出口總值第一,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出口產品的構成和附加值的多寡,可能更值得我們去關注。中國的出口仍以大量的鞋帽玩具產品和貼牌生產為主。 另外,中國的貿易還是以加工貿易為主,出口增加值還較低。加工貿易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增加值大概只有20美分左右。
一個關于iPod 產業鏈的經典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在一個價值150美元的iPod里,中國出口增加值只有幾個美元,但是由于中國出口的是最終產品,這150美元的iPod卻都算到了中國出口總額里。而德國的出口跟中國有質的不同。其主要是以機電和機械產品為主,有世界上最高的技術和科技含量。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中國的這個“第一”不僅“含金量不高”,而且還會“賺了吆喝,賠了買賣”。
您已閱讀18%(396字),剩余82%(18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