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大舉推出復興經濟計劃。這一系列計劃無疑延續了長期以來的政府主導模式,在此背景下,國有經濟大舉進占民間經濟領域,這很可能強化了原有經濟模式的結構性矛盾。2009年底,中央經濟會議重提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那么,應如何判斷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利弊,如何重新定位新階段的刺激經濟政策的坐標呢?筆者于2009年7月至12月,在珠三角五個城市進行了系列經濟調研,并與指導調研的MIT斯隆管理學院黃亞生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王珺教授進行了對話。現經兩位教授同意,將采訪記錄刊登如下。
您已閱讀5%(247字),剩余95%(44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