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京當地政府網站顯示,昨天北京的空氣質量為“優'。該網站在去年被推出時,被譽為政府信息透明度方面的一大突破。
但在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上,結論卻完全不同。在北京戒備森嚴的使館內,美國人用自己的儀器測量污染水平。昨晚7時,儀器上顯示的是空氣質量“有害健康”。
當然,美國新使館距離一條高速公路不遠,而傍晚7點正趕上交通擁堵高峰的尾聲,這些都可能造成測量結果的不同。但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們測量的對象不同。北京政府監控的是空氣中較粗的顆粒,而美國使館衡量的則是較精細的污染物——它們有可能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更大。于是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在中國官方數據將北京天氣定義為良好的“藍天日”時,美國大使館的數據則在警示“健康風險”。
您已閱讀21%(306字),剩余79%(11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