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容易對歐盟動氣——缺乏雄心、各種合作的失敗、出了名地能讓人失望。上周,赫爾曼?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與阿什頓女男爵(Baroness Ashton)受命擔任《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創設的兩個重要職位,難道不是進一步證明了歐盟傾向于采納最低的共同標準?我們沒有任命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或其他某個明星,或至少是某個我們知道如何拼寫其名字的人,是不是浪費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爭取全球領導權的機會?
我認為沒有。相反,比利時首相和英國駐歐盟專員,是歐盟理事會主席與外交政策高級代表這兩個職位更好的候選人。我這么說,不是因為我比大多數同事更加了解這兩位政治家。我并不比他們更了解。我這么說,是因為我對歐盟未來十年面臨的挑戰有不同的解讀。而這意味著迥然不同的職位定義。特別是,我并不認同當下流行的觀點:歐盟的根本問題在于代表權或溝通。如果是這類問題,布萊爾將會是解決它們的合適人選。
今天的歐盟面臨著三個根本問題:缺乏制定明確政策目標的能力;拙劣的后續跟進工作;或許最為重要的是,糟糕的協調與危機管理。
您已閱讀28%(473字),剩余72%(120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