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某投資顧問公司CEO的博客很久了,前不久它有了“突破”。在一篇贊揚某合資公司成立的博文里,博主開頭來了這么一句:“作為雙方的老朋友以及本次合資交易的財務顧問”。哦,原來如此。用媒體術語講,這句話屬于是一個典型的軟廣告,就跟馮小剛的電影里“不經意”出現的寶馬標志一樣。
當觀眾目不轉睛期待葛優(yōu)抖出下一個笑料時,砰,一個與笑料無關的寶馬車一下子撞進了幾十萬觀眾的眼球,于是投資人賬號里進了幾百萬。當讀者熱情期待CEO博主演繹下一環(huán)商業(yè)邏輯時,砰,一個與此邏輯無關的信息一下子撞進了十萬讀者的大腦皮層,CEO笑了,他省了幾十萬廣告費,和一張價值幾百萬的潛在訂單。
作為讀者,最熟悉的是硬廣告,即以明確直接的方式告訴讀者:我是廣告。比如雜志上一篇篇廣告業(yè),電視里的廣告時段,與新聞內容嚴格區(qū)分開。這能保護讀者不必分散注意力,見到廣告就翻頁或轉臺,也就相應保護了媒體品牌。而廣告主尤其喜歡軟廣告,即廣告夾雜在新聞內容中。讀者在吸收內容的同時,也不得不吸收這些廣告。長久以來,媒體一直以內容里藏軟廣告為恥。
您已閱讀21%(447字),剩余79%(172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