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其職業(yè)生涯的債券投資者。去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之后,他通過承擔債券風險積攢的所有額外財富幾乎損失殆盡。一年之后的今天,這些“超額回報”——相對于將資金投入政府債券而多掙的那些錢——實際上大多數(shù)又都賺回來了。
與這種過山車似的急轉突變相比,10月份信貸市場的表現(xiàn)顯得相當?shù)牟懖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投資級債券的超額回報率為0.6%——優(yōu)于美國股市的表現(xiàn),也依然高于歷史趨勢。
那么收益還有沒有提高的空間呢?若要固定利率債券獲得更高的回報或收益率,債券價格必須下降。有三個因素能夠影響收益率和價格的變動:信貸價值,供求壓力等技術因素,以及利率預期。
您已閱讀50%(314字),剩余50%(3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