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在北倫敦一個小教堂的大廳里,我三歲的兒子收拾好變形金剛午餐盒,和他的一些小伙伴告別,并與托兒所(他每周上四個上午的托兒所)的阿姨們來了個本學期最后一次擁抱。學期結束了,暑假來臨了。
我們的托兒所并無特別引人之處。大廳有些破舊,玩具也不是特別新。與附近其它一些托兒所不一樣的是,它既不供應有機食品,也沒有可供孩子們照料的幾內亞豬或可種植蘿卜的菜地。細想起來,它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戶外場地。孩子們偶爾會去附近那座相當簡陋的公屋的操場玩耍。我試圖讓自己相信,那塊操場上曾向我投擲充水氣球的淘氣鬼們已搬到另一座城鎮去了。
不過,盡管存在上述種種問題,我兒子卻喜歡這家托兒所,我們夫妻倆以及其他父母和孩子也都喜歡它。這是為什么呢?在我看來,其主要原因在于,這家托兒所所有人兼創始人對它的經營,令我們感到高枕無憂。她的長期經驗,她對市場的理解,她努力在我們和員工之間建立一個社區、充分發揮自身小企業優勢的能力,均體現出這一點。她奠定了這家托兒所的基調。
您已閱讀24%(422字),剩余76%(13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