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泡沫、不憚辛勞不憚煩。盡管世界大部分地區仍專注于刺激經濟增長,但亞洲的政策制定者卻在日漸擔憂新的泡沫。周二發布的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會議紀要,顯示出該行對資產價格上漲的擔憂。同一天,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將其通脹率預期調升至5%——遠高于3%的中期目標,并表示,該行已不再純粹追求刺激經濟。越南收緊了信貸。中國本周要求各銀行確保,放貸狂潮引導資金進入的是實體經濟,而非股票或房地產市場。
亞洲的擔憂非常現實。亞洲深受美國引發的流動性泡沫破滅之苦,不希望自己再制造一個泡沫。今年迄今為止,以上證綜指衡量,中國股市已上漲89%;印度上漲了59%。房地產價格也在走高。但在增長仍然是壓倒一切的優先事務時,應對泡沫會很艱難。在目前美國利率處于超低水平的情況下收緊信貸,在貨幣政策上無異于自殺行為。會有更多外資流入——加劇資產通脹,并且推動各國貨幣升值。亞洲遠沒有為此做好準備。出口的同比下降可能在放緩,但外部需求仍過于疲弱,一旦匯率上升將危及經濟復蘇——尤其是在公然奉行重商主義的地區。
亞洲的政策制定者正轉向其它工具。中國通過政府管控仍保留著下達行政命令的權利和能力,因而能夠更加收放自如地控制放貸。提高房貸首付比例等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可以產生更加微妙的影響。韓國數年前曾采用過這類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今正重新在首爾啟用這一模式,以期為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降溫。這些或許屬于邊緣性措施,但要想采取更激進的措施,或許需要由美聯儲(Fed)來打響發令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