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沒人能給我攆走這個吵吵嚷嚷的央行行長嗎?在聞聽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又一次發表批評言論時,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可能會這樣問。對于12世紀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而言,找麻煩的是他欽點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Thomas Becket)。給布朗添亂的則是默文?金(Mervyn King),他受布朗二度任命,地位與貝克特一樣穩固。兩者的相似之處顯而易見:在人們對貨幣體系穩定性的頂禮膜拜中,央行行長就是紅衣主教。
貝克特后來被人謀殺。而默文?金不會落得這種下場。但亨利二世的繼任者終令教會及其大主教俯首稱臣。英國央行是否會遭遇同樣的命運呢?
實際上,此次危機的后果之一,就是危及央行的獨立性,而且不止是在英國。這是出于三方面的原因:在官方利率接近于零的情況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界限變得模糊;各國政府——特別是英國和美國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對貨幣體系的穩定性構成威脅;還有最后一條原因:掌權者希望推卸造成災難的責任。
您已閱讀24%(444字),剩余76%(142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