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鋼協(Cisa)致敬。在今年與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中,這家代表中國鋼鐵行業的官方機構是有備而來,志在必得。
去年,中國最大的鋼鐵制造商寶鋼(Baosteel)未能在有關運費的爭論上取勝,最后以高出巴西礦商14%的均價與澳大利亞礦商達成協議,讓中鋼協惱火。在上個月談判進入關鍵階段之前,中國已囤積了1億多噸鐵礦石,相當于三至四個月的進口量。這不是打算迅速達成協議的國家會采取的舉動。與此同時,亞洲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Rio Tinto)似乎正把本將成為金屬冠軍企業的中鋁(Chinalco)耍弄了一番。
一半出于賭氣,一半出于傲慢,中鋼協拒絕接受日本、臺灣、韓國以及歐洲早已答應的平均37%的降價幅度。但是,未能在6月30日最終期限之前達成協議,意味著中國鋼鐵業如今處于陌生境地。理論上,力拓可以首次動用“倒斃”條款:如果7月仍不能就新價格達成協議,便可以終止供應。煉鋼廠或許會繞過中鋼協,與澳大利亞礦商議定臨時價格,獲得與日本類似的降價幅度。
您已閱讀63%(422字),剩余37%(24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