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萌芽”正在發芽,或者說,有人告訴我們“復蘇萌芽”正在發芽。但在得出經濟衰退就要結束的結論之前,我們必須問一下歷史告訴了我們什么。歷史是我們解讀當前困境的指南之一。幸運的是,我們確實擁有相關數據,不幸的是,它們敘述的故事并不令人愉快。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和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凱文?歐羅克(Kevin O'Rourke)兩位經濟歷史學家提供的圖表勝過雄辯*。在他們的文章中,埃森格林和歐羅克認為當前全球經濟衰退開始于2008年4月,“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開始于1929年6月。那么在我們陷入衰退一年多后,他們得出了什么結論?壞消息是此次衰退完全符合大蕭條初期階段的特征。好消息是仍有可能避免出現最糟糕的情況。
首先,全球工業產值下降的軌跡與大蕭條期間驚人地接近。在歐洲,法國和意大利工業產值下降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相應階段更為嚴重,而英國和德國則與大蕭條期間基本相同。美國和加拿大產出下降也接近上世紀30年代。但日本的產出下降比上世紀30年代嚴重得多,盡管最近出現了復蘇。
您已閱讀24%(540字),剩余76%(170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