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返回華盛頓所帶的成果之多,足以讓海關官員躊躇一下。相比前任漢克·保爾森(Hank Paulson)費盡心力從中國爭取到幾個不痛不癢的讓步(這里成立合資投行,那里匯率小幅升值)蓋特納訪華之時,中美間簽訂了一系列協議。一家名氣不大、但實際上由數家國有企業合并而成的中國公司,接手了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雖然赫赫有名、但多少有毒的悍馬(Hummer)品牌。通用汽車已申請破產保護,大部分股權將由美國政府持有。中國這樁交易干得漂亮:不涉及技術轉讓,管理和制造都留在美國,悍馬在美國的3000個工作職位也得以保住。
與此同時,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入更多資金,幫助這家美國投資銀行償還華盛頓的援助資金。雖然有關財政紀律的聲明遭到中國多疑學生的恥笑,但那不妨礙蓋特納宣稱中國支持美國的政策。就短短幾天的努力而言,成就不錯。
他不可能宣稱的是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北京之行的大部分時間里,這位美國財長采取守勢,為美國的政策辯護,而非指責中國的政策。這種對保爾森時代做法的逆轉,本身就很說明問題。中國為其讓步付出了很小的代價;賬單總計約15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中國在一周多一點時間從美國獲得的利息收入。中國還有大量機會獲取回報。關于美國進口中國輪胎發生的爭吵,就是一個很好的早期例子。美國工會稱,進口中國輪胎的代價是,美國失去了7000個就業崗位,并要求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出臺限制措施。當中國剛剛挽救了通用3000個就業崗位時,這將更難以做到——更不用說,悍馬今年迄今對輪胎的需求量就達到4.8萬條。至于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變動,那就更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