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中國消費及生產價格指數繼續出現負增長,然而隨著經濟出現復蘇跡象,通縮憂慮似乎正在消退。與3月份的同比下降1.2%相比,4月份消費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5%。而4月份生產價格指數則延續了2008年12月份以來的跌勢,同比下降6.6%,此前一月為下降6.0%。
2008年初食品價格(尤其是豬肉、禽類和蔬菜)的大幅上漲及隨后的下跌,是總體消費價格指數增長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些價格的調整,最近數月經濟滑入通縮的主因。全球能源大宗商品市場的低迷拖低了價格,令其低于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同時導致了生產價格指數的下降。
未來數月,CPI仍將處于跌勢,這是由于去年的基數較高及外部需求疲軟。外部需求疲軟加劇了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未消化的庫存正進入國內市場,導致價格競爭加劇。
您已閱讀51%(346字),剩余49%(3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