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集團(AIG)首席執行官愛德華?李迪(Edward Liddy)上個月警告稱,如果美國政府對高管薪酬施加限制,那么該公司將無法“吸引并留住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才”。當一家依靠1700億美元紓困資金存活的公司的高層說出這樣的話時,我們意識到,人才觀在企業界已變得多么具有彈性。然而,這場衰退的起因和嚴重程度令這一觀念的可信性受到威脅,這可能會給管理和職場帶來巨大影響。
1998年的一篇文章正式提出了這一觀念,文章題為《人才爭奪戰》(The War for Talent),由麥肯錫(McKinsey)的5位咨詢顧問撰寫。該文提出了4項要點:少數天才員工會對公司業績造成高度不成比例的影響;為滿足日益復雜的全球經濟的需求,就需要格外老練的企業領袖——他們屬于那種罕見的一身綜合多項卓越品質的人;人口的減少將令尋找這些極其高效的員工變得更具挑戰性;因此,各公司將與競爭對手展開一場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這種思維方式或多或少地指引著許多大公司的人力資源戰略。全球人才主管獲得任命,人才計劃被制定出來,人才咨詢顧問大量涌現,一個完整的行業由此形成。“天才員工”一詞已滲透到商業語言之中。簡而言之,人才觀進入了企業生活的最核心。
您已閱讀27%(513字),剩余73%(13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