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資訊發(fā)達的時代,大國之間的博弈信息對稱。無論歐美國家如何唱高中國,包括發(fā)明Chimerica(中美共同體)或G2這樣討巧的詞語,大為贊賞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其骨子里的用意還是看上了中國高達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然而這樣目標明確的用意談不上卑鄙,畢竟的歐美大國太需要中國資金的救助了,如果中國大量拋售美國國債,那效果可能無異于在美國在日本扔原子彈。
但對于中國,重要的是要站穩(wěn)自己的立場,任何不切實際的虛幻目標和“輔佐”救市的姿態(tài),可能只會救了“友邦”害苦自己。雖然中國發(fā)展離不開世界,然而我們不需要“世界主義”。象美國一樣,以國家利益為行事依據(jù)不但沒有錯,而且無可指責。
事實上3月18日美聯(lián)儲宣布將購買3000億長期國債就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行動。美聯(lián)儲當然是從美國國家利益出發(fā)的,它看到1月份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比上月減少47億美元,47億雖然是小數(shù)字,但確是2007年3月以來外國首次減持美國國債,這個環(huán)比減少如果釀成趨勢,對于正在發(fā)債救市的美國就是災難。伯南克當然知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風險,他果斷采取直接購買國債的行動,這個赤字貨幣化的決策等于告訴外國投資者:你拋我就買,這樣你會虧得更多,還是不要拋了。美國就這樣依靠他的儲備貨幣把世界綁在了一起。
您已閱讀27%(531字),剩余73%(145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nèi)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