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中東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的。但此次金融危機卻讓這種進步的很多方面遭到了質疑。中東歐地區的政府迫切需要采取一些勇敢而不受歡迎的措施。如果不抓緊做出選擇,那么該地區的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就將面臨威脅,多數指責將指向本土的政界人士。
首先,中東歐的多數國家大大低估了自己今明兩年將面對的問題,因為它們建立在外國直接投資、外國借款以及——對當地的歐盟成員國來說——來自歐盟的額外資金基礎上的經濟模式,需要徹底改革。目前的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通過依賴歐盟及其它國際金融機構的融資,得到解決。相反,我們需要進行一次拖延已久的調整,實施財政和結構改革,包括養老金、醫療和教育改革。
其次,作為中東歐銀行業大股東的各銀行低估了經濟形勢的嚴重性,它們甚至在接受本國政府(例如奧地利和匈牙利)有限的幫助時都猶豫不決,導致事態更加惡化。作為紓困計劃的一部分,該地區規模最大的銀行向政府支付的8%至10%的利率水平,就是這些問題嚴重程度的明證。此外,一些銀行正轉向新的投資者——并不總是最適合和最恰當的——尋求資金援助。
您已閱讀32%(473字),剩余68%(98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