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問:你們啥時候開始發現“改革”在引起公眾的反感?主要是在哪些階層中獲得這個印象?他們說,我們開始時接觸的大多是社會的精英分子,包括專業人員和知識分子,也包括少數文化水平較高的官員。后來接觸的社會層面多了,就發現在普通階層中,無論白領也好、藍領也好,尤其是那些不占拒高位的白領人士,對改革也非常反感,且越來越強烈。
兩位博士生的疑問,我無法當時立即回答。后來我有意識的問了國內一些學者,他們說,可能是我在國外呆的時間太長了,不知道對“改革”的印象越來越負面和反感的思潮,不是一兩年了。這種社會情緒有很大的普遍性。
回顧改革的早期,中國社會大部分階層卻不是這樣的。問題的癥結何在?我的觀察是:在于那時候中國高層部分領導人具備“我們是向老百姓還債”的改革觀,由此而制定的措施是給普通民眾以實惠,但這可貴的“還債”觀后來消逝了。
您已閱讀9%(360字),剩余91%(35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