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馬云和全球最大網上市場創建背后的故事》(Alibaba: The Inside Story Behind Jack Ma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s Biggest Online Marketplace)
作者:劉世英、艾梅霞(Martha Avery)。
柯林斯商務出版社(Collins Business)出版。
定價:25.99美元或14.99英鎊。
既是一家資產數十億美元的企業集團的主席,又因自稱不羈之人而出名。這樣的人作為一部商業書籍的主角再合適不過,特別是他的企業還是以《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中的一個故事命名的。
因此,劉世英描寫中國互聯網巨頭馬云(Jack Ma)和他所創建的網上市場阿里巴巴(Alibaba)的作品在中國成為暢銷書,也在情理之中。如今,艾梅霞將此書翻譯成英文,并為國外讀者進行了改寫。
這是馬云傳奇經歷的部分內容: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馬云試圖在自己的祖國推銷在互聯網上做生意的想法時,人們最初認為他瘋了,并以懷疑的目光來看待這種想法;盡管如此,他還是設法說服了自己的同胞。
短短十年中,阿里巴巴就成長為一家擁有逾1.2萬名員工的集團。
主要面向中小企業間貿易的網上市場阿里巴巴網站(Alibaba.com)是該集團的上市旗艦公司,去年頭9個月的營業收入達22億元人民幣。有時人們將這家公司稱為“中國的eBay”。馬云成為企業家前是一名英語教師,這個細節讓他排除萬難取得成功的故事更具傳奇色彩,他也因此成為各種國際商務會議的寵兒。但是,馬云引人入勝的演講中那個由“赤貧到巨富”的故事,并未能充分闡明他成功的秘訣——這本書也沒有做到這一點,無論其內容多么有趣。
劉世英寫道:“人們說,如果你想改變世界,你應該首先改變自己。馬云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他改變了世界,卻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本色。他原本就是個不起眼的小個子,現在依然如此?!边@段描寫很到位,但除了“這肯定是一個相當倔強的人”之外,也沒有揭示出什么。
馬云確實很倔強。從他在高考兩次失利后仍努力要邁入大學校門所展示出的堅韌,到他對在中國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的執著,他的人生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會議上發言時,馬云有時會表現得有些別扭,不愿直截了當地回答問題——所有這些特點,劉世英的書中都未提及。同樣被忽視的還有互聯網最近的一段歷史,而這段歷史與阿里巴巴的故事還是有關聯的。
本書詳細敘述了馬云在1994年遭遇的困難,當時他試圖讓潛在的客戶相信網絡的確存在。該書還列舉了令西方高管們著迷的統計數據,例如中國擁有2.3億網民,位居全球首位。這個數字現在應該已經變成2.98億,但這只會增強它的魔力。
不過,另一些與阿里巴巴成功有關的事實也被忽視了。其中之一就是中國互聯網上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盡管中國的威權政府下決心嚴格管控互聯網內容。雖然政府定期開展清理運動以示決心,但中國的互聯網上仍充斥著色情與暴力內容。提供假貨和欺騙性服務的網站也比比皆是。虛假醫療服務、偽鈔、假冒偽劣的電子產品和假名牌等通常比真材實料的東西更容易找到。
在這種環境下——再加上監管架構漏洞百出,政府往往任由互聯網企業自己去猜測哪些行為合法,哪些不合法——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平臺能吸引到中小企業并成為它們理想的避風港,就再自然不過了。
由于供應商只有在支付全年會員費的前提下才可在這個平臺上進行銷售,因此賣假貨是得不償失的。明確的規則、易于瀏覽的頁面布局和化匿名網站為可靠供應商的會員制度,讓阿里巴巴看上去就像一家光亮整潔的超市,是那些骯臟的街頭小販遙不可及的。
不過,總體而言,即便沒有上述這些內容,該書仍可謂趣味叢生。雖然艾梅霞偶爾引用的諺語和武術典故為故事蒙上一絲神秘氣息,但她仍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劉世英有時會忘記,自己不是在講童話故事,而是一家企業和其創始人的真實經歷,但是艾梅霞把畢恭畢敬的原著改寫成了一個可讀性很強的故事。
譯者/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