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的理由無懈可擊:澳大利亞的礦產商普遍過度舉債、急需資金。而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在經受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和淡水河谷(Vale)的數年擺布后,也決心加強自身對全球礦產供應的控制。
然而,這一連串交易讓擁有批準及否決權的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旺(Wayne Swan)面臨很大壓力。本屆澳大利亞政府的領導人是北京以外少數幾個能講漢語的總理之一,在本能上是親華的。但在發達經濟體當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擁有全球最嚴格的外商投資制度。加拿大是因為睡在巨人的身邊;澳大利亞則是因為它擁有所有人都想要的資源。人們擔憂的是,在放棄了關鍵技術和專業知識后,澳大利亞最終將成為一個處于價值鏈底部的、單純的供應國。
在此前失敗中嘗到苦頭的中國,意識到否決的威脅。“Fortescue/華菱”交易方案的設計,似乎是“力拓/中鋁(Chinalco)”交易方案的反面,仿佛是讓斯旺來個“二選一”。力拓鼓吹“開創性戰略伙伴關系”,Fortescue則定位于更加低調的“股份認購協議”。這兩項方案不管是獲批一項還是獲批兩項,中國或許都會感到滿意。但在澳大利亞政界受選民慫恿燃起經濟民族主義念頭之時,中國這種連環交易是一種危險的策略。正如從熔爐中冒出的生鐵一樣,經歷一段冷卻期將是明智的選擇。
您已閱讀93%(550字),剩余7%(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