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的雙邊交易總在發生。上述中俄交易的不同點在于,沒有人試圖將其包裝為政治或外交事件。這是一筆以一種大宗商品換取另一種大宗商品的沒有花招的交易。
對俄羅斯方面來說,它的“國家冠軍”企業得以避免痛苦的現金緊缺。面對原油價格低迷和產量下降(總產量去年萎縮近1%),全球第二大產油國正疲于掙扎。仍在有機提高產出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是俄羅斯最大石油企業,由政府持有75%的股份。它在這次250億美元總貸款中所占的150億美元份額,將輕松覆蓋該公司將于今年到期的85億美元債務。這些債務中有60%是對外國銀行欠下的;接近半數在第二季度就要到期。舉債過多的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將得到其余貸款。
中國也從這筆交易得益匪淺。每日30萬桶相當于中國總需求的大約4%,或其石油進口總量的8%。俄羅斯為這些貸款支付6%的利息,根據上海券商大華繼顯(UOB-Kay Hian)的估算,這意味著中國以每桶約20美元的價格得到石油供應。鑒于中國在現貨市場購買多數石油,這是一項重大節省。
您已閱讀79%(451字),剩余21%(1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