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政治考驗可能在國家和歐洲層面上都能感覺到。金融保護主義正在導致國家對其它行業的援助,因為歐洲各國政府意識到,公眾希望他們不僅是在救助銀行。就連崇尚自由市場的北歐也參與了進來——瑞典為它的汽車業設計了一個救助方案。像歐洲范圍內的許多救助一樣,該方案側重于本國的優先任務,貸款和擔保提供的資金都被用在了瑞典國內。
法國:干預有助于阻止保護主義
類似地,作為對60億歐元救助的回報,法國政府正在要求汽車制造商承諾不會將工作或生產轉移到國外。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奇(Nicolas Sarkozy)認為,政府在經濟嚴重衰退期間實施明智的干預,將有助于促進對全球化的支持,并阻止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這解釋了法國政府的一系列行動,比如,建立自己的主權財富基金(SWF)、購買一家造船廠的股份,以及為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Airbus)的客戶提供擔保。
意大利“有管理的全球化”方式,遵循了類似的路線,并且解釋了為何該國一直把總是虧損的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攥在手中,而讓利比亞收購政府控股的石油公司——埃尼(Eni) 10%的股份。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德國努力避免被視作保護主義者,即使其支持銀行及援助工業的一些舉動,已相當接近這個念頭。
您已閱讀30%(523字),剩余70%(119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