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經濟繁榮會夸大一國的資產,衰退也會放大其脆弱。這場危機迅速暴露出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方案設計上的缺陷:未能建立公正的國家機構;消除了憲法制衡;依靠政府提供經濟品的社會契約潛藏著脆弱性。在這樣的危險時期,西方和俄羅斯更加迫切需要制定彼此接觸的新規則。
但是首先,西方必須承認它已“失去”俄羅斯,并試著剖析其中原因。20世紀90年代,人們以為俄羅斯將變成一個本能上親西方的國家,但這種希望已經破滅。民意調查顯示,反西方情緒如今在俄羅斯社會根深蒂固,不分年齡、地域和收入。與許多穆斯林國家一樣,俄羅斯感覺受到了西方的羞辱。它決心走上另一條命運之路。
無庸置疑,西方促成了俄羅斯的反西方主義。20世紀90年代,在幫助后蘇聯時期的俄羅斯方面,西方既做得太少,又做得太多。它沒有提供足夠的金融幫助,以推動俄羅斯經濟轉型。而不公平地被賦予處理西方與俄羅斯關系職責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與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的經濟困境大有干系——雖然由于蘇聯經濟瓦解和大宗商品價格低企,這種困境是無可避免的。俄羅斯議會副議長安德烈?克里莫夫(Andrei Klimov)表示:“我們曾兩次試圖接受西方理論,把它們應用到俄羅斯: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現在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
您已閱讀31%(547字),剩余69%(12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