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場很大,即使走兩個多小時也走不出去。父親給我看他畫的農場地圖說,這里有數十萬畝耕地。這個農場是日本人留下的,原來是鹽堿地,由韓國人耕種,后勤服務設施很健全,實現了機械化,糧食品種優良,奶牛是引進的優良品種,大米很好吃,比北京市日常供應大米好吃得多。那時物資相當匱乏,因為地利關系,我們那里的生活水平比周圍高得多,糧食明顯超過城市居民定量,當時是小孩每月16斤,中低體力勞動是每月25斤,重體力是每月32斤,肉蛋菜很少。當時在農場,肉雖然是定量供應,但是蛋奶菜豆供應卻充分,日常食品是大米白面,而不是華北常見的玉米和高梁。加之有健全醫療, 我們這幫小孩多數長得比較壯,精力充沛,當時學習壓力也不大,很多時間在玩耍之中。
您已閱讀15%(311字),剩余85%(17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