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對外開放小學,教師和教學設施就應當比其它學校好些。不過即使在當時的我看來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明顯的是教室破敗不堪,更要命的是根本不夠用。剛開始,我們只能與其它班級輪流使用一個教室,半天上課,半天放羊。后來,責任心極強的班主任干脆把我們不能使用教室的那半天也用來上課,地點不固定,有時候在操場上的幾顆大柳樹下面,有時候在陰森暗淡、布滿灰塵的學校禮堂里面。
那時候還沒有后來那種嚴格的入學和學籍制度,年齡差不多就可以來上學。我記得我們院子有個5歲多點的孩子跟著他哥哥也來我們班上課,他和他哥哥以及我擠在一個長條凳上。有一次上課他突然大哭起來,原來是屎拉在褲子上了,弄得全班都沸騰起來,老師也只好搖頭嘆息。
游行和標語在當時仍然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變化的只是內容。我那時對大人們在忙些什么全然不知,只知道身為機關干部的父母整天早出晚歸,有時候甚至吃晚飯還要去單位參加政治學習。
您已閱讀24%(384字),剩余76%(119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