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也不喜歡這宗交易。野村證券首席執行官渡部賢一(Kenichi Watanabe)曾表示,收購雷曼亞洲和歐洲業務將令野村證券耗資20億美元——包括一次性和經常性開支。在那之后的4周,野村證券的跌幅比全球銀行業高出10%。該公司股價上周四下跌11%,目前位于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以寬容的觀點來看,這宗交易并非那么糟糕。假定開支的四分之一以資產(技術、建筑等)形式計入賬面,野村證券人力成本方面的經常性開支將增加15億美元,或近五分之一。據廣泛報道,野村證券已同意保留雷曼2007年的獎金池。如果將雷曼人均33萬美元的薪水和獎金完全換算成野村證券的工資單,這意味著在免費接收的8000余名員工中,野村證券計劃保留的人數不足5000人。
該交易也標志著方式的轉變。在日本,野村證券保持著絕對優勢;在其它地區,該公司的擴張方式通常有兩種:聘用才華橫溢的幸運兒,或是與專門的企業融資機構達成含糊的引介協議。這兩種策略過去無一奏效。現在,如果野村證券在構建美國銷售網絡時,能夠抓住它確實想要的客戶關系銀行家,它有機會讓這項收購最終帶來效益。Dealogic的數據顯示,野村證券與雷曼的結合已經躋身今年亞太地區并購交易的前五名,以及權益和債務交易的前十名。
您已閱讀83%(531字),剩余17%(11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