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惡兆看起來太夸張了。好吧,我期望,以后證明它們的確是被夸大了。但那種可怕的后果并非不可能,不是因為一場衰退已無法避免,遠非如此,而是因為我們需要行動來阻止它。
我們正在目睹金融體系崩潰,金融跨越空間和時間,將不同經濟要素整合在一起。沒有金融,現代經濟體無法存活。但現在隨著信用崩潰,(資金)向安全性資產轉移,金融體系面臨威脅。我們確實可以做這樣一場實驗,看看沒了金融會怎樣。但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甚至在眾議院否決保爾森提案前,3月期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與預期官方利率息差就已超過200基點。在2007年8月,即這場危機開始前,息差可以忽略不計。但問題不僅于此:周一短期國債收益率低于1%;金融機構的信用違約互換(CDS)息差上升到異常水平;高風險債券的信貸息差迅速擴大。救市提案被否決后,這一切都可能變得更糟。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周一也下跌了8.8%,是其1987年10月19號以來最糟糕的一天。那種認為懲罰華爾街(Wall Street)不會傷害到主街(譯者注:英文為Main Street,在此泛指總體經濟)的想法是荒謬的,沒有什么能比標準普爾500指數大跌更好證明上述想法有多荒謬。兩條“街”是交接的,街道一向如此。
您已閱讀25%(529字),剩余75%(16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