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從來沒有任何社會調查結果令我如此“心有戚戚焉”了。我連奔帶跑地告訴先生這個“好消息”,倆人都如釋重負地舒一口氣——從今往后,由于帶孩子而心生厭煩沮喪,再也不用覺得內疚了。不是自己沒愛心,也不是自己沒能力,養育后代的確是樁任重道遠的辛苦活兒,而且沒完沒了。
沒有孩子的人無法體會到,不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居然也可以是一件令我步履和心情皆無比輕松的事情。事實上,只要我每次甩掉兩個小家伙單獨出門,就頓感“身輕如燕”,其輕快程度大概就像運動員突然扔掉了背在身上的訓練沙包,感覺自己跑得都快飛起來了。充足睡眠,快樂的重要源泉,偏偏也是年輕父母們,尤其是家有小小孩的父母們最缺少的。對于這一點,我倒是沒有太多抱怨,因為我家倆小子都是很早就一覺睡到大天亮的主兒。但我清楚地記得,當他們還是新生兒之時,晚上每隔兩三小時的喂奶很是累人,尤其是當他們吃完了還不肯馬上就睡的時候。如果一個人連續欠覺,且一覺睡不到三小時以上,其智力和情緒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換句話說,也就是脾氣暴躁、盡干傻事笨事。我的一對朋友,就因為小兒習性難調,直到兩歲了還不睡整覺,把他們折騰得精疲力盡不說,夫妻關系及其緊張,老公直言其婚姻經歷了十分嚴峻的考驗,幾乎全盤崩潰。
但是,當人們在抱怨養育孩兒之辛苦時,更會滔滔不絕地贊揚自己孩子的可愛。初為父母的,有著無比的驕傲和滿足,認為人生意義不過如此。西蒙卻通過她的研究,得出結論:有小孩子的父母絕對更容易陷入憂郁。沒孩子的夫妻說不定更知足,而非人們所想象的那么不開心。的確,沒有孩子,人生難道就沒有意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