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業內觀察人士一直在警告說,美國的煉油系統被迫以接近滿負荷的產能運轉,以滿足日益上升的需求。但在25年多時間里,美國沒有建設過一座新煉油廠。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評級機構的約翰?杰洛夫(John Thieroff)表示,以往美國一直可以不必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可以兩方面兼得:既不建任何新煉油廠,因為人們都不想與煉油廠為鄰,又擁有足夠的閑置產能,還能毫無限制地獲得大量進口石油,足以維持現狀,”他說。
但卡特里娜颶風 (Hurricane Katrina) 終結了這一局面。颶風本周橫掃美國的能源心臟地帶,使9家煉油廠關閉,另3家也無法滿負荷運轉。一夜間,美國損失了12%的煉油產能。而且由于環境法規日益嚴格,并非所有消失的產能都可以用進口無限期替代。
您已閱讀27%(340字),剩余73%(9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