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7世紀的箱子柜,一個50年代中期的細長的現(xiàn)代主義衣櫥,以及一個1999年設計的古怪的置物架。
丹麥設計博物館的館長安德斯?埃斯克?勞爾伯格?漢森(Anders Eske Laurberg Hansen)說,這三件作品一起展出,作為當代時尚產業(yè)對環(huán)境影響的臨時展覽的一部分,講述了“私人衣櫥演變”的故事?!八鼈兌加邢嗤墓δ堋5鼈儽砻魑覀冏兊枚嗝创笫执竽_。”
這三個例子所能容納的衣服的體積大致相同。漢森的前提是,我們對快時尚的癡迷——“是的,越來越便宜,但質量越來越差”——已經(jīng)改變了我們衣櫥的外觀和形狀,以及我們對其中所裝衣服價值的看法。
您已閱讀14%(272字),剩余86%(16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