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各國政府和生物制藥公司之間的合作得到了極大地發(fā)展。這背后的原因很簡單:快速的響應可以挽救生命。
Cytiva 對全球500 名生物制藥公司高管進行了調研,結果反映了這一趨勢的廣度:63% 的受訪者認為,自 2020 年 3 月以來,生物制藥領域的政府參與度有所增加。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比例沒有更高。
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 首席執(zhí)行官 Martin Meeson 回憶道,新冠疫情期間,“在我們應對這個世界性難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非常積極有效的工作方式。現在,如何繼續(xù)推進這種局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其他業(yè)內高管也一致認為,疫情期間的這些變化,預示著醫(yī)療健康領域可能會發(fā)生一場持久而深遠的變革。參與本次調研的大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警醒了政府,要求其采取更多措施支持生物制藥行業(yè)。超過半數人預測,未來兩年內,政府領導和生物制藥公司高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將會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相似人數的受訪者認為,公司需要調整戰(zhàn)略,以實現更為緊密的合作;而更密切的伙伴關系,將有助于公司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生物制藥的前景如何?

受訪者數量:500
雖然圖中的這些情緒廣泛存在,卻并不是所有人的共識。數據表明,就政府干預帶來的益處而言,由于一些公司和人群受益更多,生物制藥行業(yè)、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內部產生了不均衡的感受。
在伙伴關系缺乏更深根基的地方,這些合作可能難以為繼。代表仿制藥和生物仿制藥行業(yè)的歐洲藥品 (Medicines for Europe) 總干事 Adrian van den Hoven 認為,政府與生物制藥行業(yè)出現過兩次“突然緊密合作的高峰時期”——第一次是全球大流行開始之時,第二次是在疫苗加速推廣之際。他表示,在這兩個時期,“所有人都在通力合作,因為本質上,這是一次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而政府當時不知道應當作何反應。高峰過后,熱情逐漸冷卻。盡管這些合作極具建設性、且卓有成效,但政府是否有興趣繼續(xù)合作,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與之相反,在早已建立深厚伙伴關系的地方,疫情進一步鞏固了合作。以海灣國家為例,一位中東地區(qū)的資深制藥公司高管解釋道,長期以來,當地行業(yè)與政府之間形成了互惠互利、富有成效的討論文化,這為疫情期間的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礎。
2020 年 4 月,韓國政府撥款 2.5 億美元,成立了疫苗創(chuàng)新技術聯盟 (VITAL) ,以促進疫苗的發(fā)現、開發(fā)與部署。誠然,新冠疫情是一個推動因素,不過,自從2010 年推進全球疫苗行動計劃以來,韓國政府采取的最新舉措是這個為期7年的項目。該國已經在K疫苗項目中追加投資 20 億美元,以期在2025 年成為世界第五大疫苗生產基地,并實現80% 的疫苗自給自足。
簡而言之,后新冠疫情時代下,在政府和生物制藥公司早已并肩合作的國家和地區(qū),雙方的互動將會進一步提高;而在其他地方,合作可能需要以更多的鼓勵為前提。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需要擴展其合作公司的生態(tài)系統。此外,鑒于下一次疫情不可避免,政府如何與生物制藥公司攜手,為照顧病患制定長期而穩(wěn)健的戰(zhàn)略,變得至關重要。
合作的局限:本土供應相關的棘手挑戰(zhàn)許多政府愿意與生物制藥行業(yè)更密切合作的一個初衷是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而近來所謂的“衛(wèi)生民族主義”趨勢加劇了這一問題。
顯然,一個應對措施是提高本土的制造能力。因此,大多數受訪的醫(yī)藥公司高管預言,未來兩年內,政府會增加對生物制藥制造業(yè)的投資;過半受訪者預計,同期投資將用于于本土制造業(yè)或在岸外包供應鏈。此外,56% 的受訪者預計,政府將會出臺更多舉措,以獲取更多人才。
大多數公司高管預計,生物制藥的政府參與度會提高
受訪者數量:500
van den Hoven 認為,拓展行業(yè)人才庫至關重要:“因為即使是生物制品廠的清潔工,也必須接受五年培訓。你不可能讓那里雜質亂飛。”
專家警告說,發(fā)展衛(wèi)生生態(tài)系統亟需廣泛的支持。首先是補償,因為41% 的生物制藥公司高管擔心本土制造會推高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
正如 van den Hoven 所言,為了促進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政府必須實施基于市場的激勵措施,而不是尋求保護主義。在任何地方,生物制藥工廠都是一項昂貴的長期投資,與此同時,以歐盟為例,工廠正式運營前,監(jiān)管機構可能要花數年時間進行審批。他表示:“從長期來看,讓企業(yè)投資這類制造業(yè)的地方,必須擁有一個可持續(xù)的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衛(wèi)生官員壓低藥品價格的傾向“會對保障供給起反作用,”van den Hoven 坦言。此外,國際疫苗研究所總干事 Jerome Kim 博士還表示:“在國內市場太小的地方,制造業(yè)計劃幾乎無法成功。“
約半數生物制藥公司高管認為,政府的參與正在對行業(yè)產生積極的影響
受訪者數量:500
財務只是開始,其他重要領域包括稅收、知識產權和監(jiān)管環(huán)境、以及中長期政策的穩(wěn)定性。
當買家和廠商都在尋求最低成本時,政府需要保證持續(xù)一致的政策環(huán)境,為促進本土生產保駕護航。
在下一篇文章,我們將關注本土供應中,受到政府參與直觀影響的兩個領域:監(jiān)管問題與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