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一條已有58年歷史的前蘇聯輸油管道、以及俄羅斯每天數百萬桶原油供應的依賴,導致該地區領導人抵制石油禁運。同時,從殼牌(Shell)到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等煉油廠都在尋找替代供應。
盡管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已成為人們日益擔憂的一個原因,但歐洲大陸還有30%的石油依賴俄羅斯。盡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些石油仍被允許繼續輸送。
大部分石油和相關石油產品通過海運進入歐洲,但俄羅斯原油進入歐洲的最大單一流量——每天近100萬桶——是通過5000公里的“友誼”(Druzhba)輸油管道,從俄羅斯中部的阿爾梅季耶夫斯克(Almetyevsk)送到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斯洛伐克、捷克和匈牙利的煉油廠。
您已閱讀13%(310字),剩余87%(21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