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微軟與百度共同在西雅圖宣布戰略合作。根據協議,百度將成為中國市場上Windows 10?Microsoft Edge瀏覽器的默認主頁和搜索引擎,為Windows 10提供搜索、視頻、云和地圖服務,同時百度也將通過“Windows 10直通車”提供Windows 10升級服務。與此同時,在隨后由中美互聯網企業家出席的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微軟還宣布了一系列與中國企業全方面的合作。這也是微軟公司歷年來與中國企業規模最大,層次最豐富的合作,是習近平主席訪美的亮點之一。
這種“送大禮”的行為僅僅是公關層面的嗎?筆者并不以為然。不僅是微軟,乃至整個美國的互聯網公司都對中國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本次中美企業交流不僅涉及到國內市場推廣,也涉及到人工智能,云計算,海洋經濟,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其獲得的收益不僅僅是國際著名企業的認可,更多的是站在平等地位的利益分享。
以百度和微軟的合作為例,此次合作更多是平等基礎上的利益共贏而非簡單產品合作,我們有理由相信百度和微軟以后的合作更為豐富。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企業收入結構中百度占比81.4%,谷歌中國占比9.3%,搜狗占比4.6%,百度穩居第一。微軟自身的必應搜索在過去的5年中一直虧損,選擇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百度不僅可以甩掉包袱專心WIN10與移動平臺的建設,而且可以迅速的拓展中國的WIN10市場。
對于百度來說,此次合作所獲得的收益更大。與IT巨頭微軟在產品方面的合作,不僅顯示了微軟對百度市場地位和技術的認可,獲得了品牌和國際聲譽的提升;而且對于百度的國際化戰略具有非常大的幫助。此次在習主席訪美期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是百度作為中國的IT翹楚在國際舞臺上的一次完美亮相,對于百度以后在美國的市場拓展大有裨益。
如果我們進一步的分析一下此次習主席的歷次訪美隨訪名單,我們又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組合:隨訪的15位企業家分別是阿里巴巴馬云、萬向集團魯冠球、騰訊馬化騰、聯想集團楊元慶、新奧能源王玉鎖、中遠集團馬澤華、中國建筑官慶、雙匯集團萬隆、中國銀行田國立、工商銀行姜建清、伊利集團潘剛、百度李彥宏、海爾集團梁海山、玉皇化工王玉書以及天津鋼管集團李強。,此次的出訪團基本上以傳統制造業與新興互聯網行業為主,制造業的目的是找市場,找資源,找合作,促進本國的產業升級;而眾多的互聯網企業卻是眾多美國商家的追逐目標,因為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有市場,有資源是他們的未來。
“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來后,中國的O2O市場以星火燎原的速度發展起來,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都很難看到互聯網如此之深刻的改變了北上廣到偏遠縣區的生活;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讓很多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都瞠目結舌。如果說投票選擇中國領先于美國的產業,O2O 一定得票最高。“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可能在技術上仍然落后于美國,但是產業的創新能力卻更為強大。哪個國外公司能夠搭上這班順風車,則更有可能在未來激烈的國際互聯網市場中拔得頭籌。微軟與百度的合作,本身也是看中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巨大的市場前景。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再到共同發展,中國產業升級的過程也帶動了中國企業海外合作的結構性變化;如果說以往的中國企業出海更多是以政府導向的話,現在企業走出去則是以巨大的消費市場作為后盾的自發行為;從被動的引進技術到主動出海選擇先進的技術到共同合作開發市場,國內企業正在越來越多的受到國際的認可。然而缺乏對于國外市場缺乏了解,技術創新的相對落后,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仍然前路慢慢。(本文作者王蘇婭現任英國《金融時報》旗下《中國投資參考》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