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我們的《風險管不管》通訊的現場版。高級訂閱者可在此注冊,每個工作日均可收到該通訊;標準訂閱者可在此升級為高級訂閱,或瀏覽全部英國《金融時報》通訊
早上好。美國征收進口稅的理由之一,是希望提振本土制造業。其邏輯是:讓進口變得更昂貴,會促使對國內生產的投資,最終取代這些進口。這就引出了美國對售往中國的先進半導體征收新的出口稅。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這些措施可能會擴展到其他行業。按同樣的邏輯,出口稅難道不也會促使其他國家加大本土投資,從而取代來自美國的進口嗎?我們是不是遺漏了什么?歡迎來信:unhedged@ft.com。
美國國債的詭異平靜
這個春夏之交對經濟并不平靜:增長預期走低、通脹有所上揚、關稅政策搖擺不定,而總統還向中央銀行和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拋出“言語手榴彈”,甚至更有過之。
您已閱讀17%(392字),剩余83%(192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