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英國《金融時報》特約編輯,撰寫Chartbook時事通訊
自2022年拜登政府通過《降低通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來,我們一直擔心會出現綠色產業補貼競爭。關于中國“產能過剩”的討論延續了這一敘事。競爭性補貼可能會浪費實際資源和納稅人的錢。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的關稅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更廣泛的貿易戰。
但是,如果在未來12個月里,三個主要參與者——美國、中國和歐盟——將其叫停又會怎樣呢?盡管強大的技術創新和不斷下降的成本推動了綠色能源的發展,但事實可能證明,綠色能源的繁榮并不像我們許多人所盼望的那樣強勁。
歐盟必須將“下一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承諾延長至2026年以后,以防止為“綠色交易”提供的支持枯竭。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之后,政策的方向顯然是綠色的。而上個月歐盟大選之后,隨著向右翼的轉變,情況已不再如此。法國立法選舉很可能會加強對綠色政策加速的反對。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的陣營不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那樣是氣候懷疑論者。但國民聯盟黨(RN)最堅定的承諾之一就是是降低柴油價格,以滿足其駕駛面包車的選民。
您已閱讀33%(511字),剩余67%(10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