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中文網于北京時間2019年7月22日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作為全球最權威、最著名的榜單之一,《財富》世界500強榜單被視為是觀察全球最大企業最新發展趨勢的依據和窗口。而在房地產領域,來自中國的房地產企業每年總是能以一枝獨秀的姿態展現在世界面前。
與去年一樣,今年所有上榜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這5家公司分別是恒大、碧桂園、綠地、保利和萬科,且每家公司的排名都較去年有大幅提升。
表現最為突出的是碧桂園。榜單顯示,碧桂園以57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90.8億元)位居第177名,較去年上升176個名次,首次躋身前200強。碧桂園同時還入選了凈資產收益率(ROE)榜,在中國公司中排位僅次于格力。
作為全榜單及上榜房地產企業中排名上升最快的企業,碧桂園速度成為世界觀察中國房地產行業穩健發展的一個窗口,對于全行業同樣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從467名到177名的三年進化史商業社會往往以規模排資論輩,《財富》世界500強同樣如此。以營業收入為依據進行排名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規模被放在首位。碧桂園入榜三年排名快速上升,憑借的正是其優于同行高速增長的業績表現。
財報顯示,2018年,碧桂園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共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在實現高位增長的同時,公司亦牢牢占據行業第一席位。
銷售規模高位增長的背后是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同步提升。2018年,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幣3790.8億元,同比增長達67.1%;凈利潤485.4億元,同比增長68.8%。在行業增速整體放緩背景下,碧桂園營收和利潤無論是在絕對值的量上還是在相對值的增長速度上,表現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企業的經營表現成果,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終結果,透析碧桂園高增長的背后,企業正確的戰略導向和強大的企業管治力是最核心的兩大推動力。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于5月16日發布研報稱,碧桂園目前的Ba1評級反映出其強勁的銷售,這主要得益于其穿越周期的執行力、廣闊的地理覆蓋和國內最大開發商的地位。公司的評級也反應了其郊區開發模式的成功?碧桂園的商業模式是開發性價比高的住宅,在綜合性城鎮和城市里提供增值服務,以滿足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的需求。這部分市場得益于可持續的潛在需求,從而支持了公司的業務增長?
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于過往發展過程中,抓住中國城鎮化趨勢的東風,碧桂園堅定布局中國最廣闊的三四五線城市,瞄準這些城市蓬勃的住房需求,為超過1100個城鎮帶來現代化的城市面貌,為超過400萬業主提供他們想要的房子和服務。
城鎮化趨勢預判的正確性,標準化的高性價比產品體系,以及企業強大的執行力,推動著碧桂園從一家本土房企,快速發展成為今天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上升最快企業。
超級大象如何穿越波動周期不謀全局者,不可謀一隅;不謀一世者,不可謀一時。
當下所取得的成績僅代表過去,對于碧桂園來說,更重要的是將來。在當前周期波動下,如何帶領碧桂園這頭超級大象成功穿越周期,同時保持企業的上升和領先優勢,是這家500強企業的核心命題。
2018年8月份,碧桂園正式提出,將“行穩致遠”作為公司發展的愿景和價值觀。圍繞“行穩致遠”,碧桂園進行了戰略升級,進入平穩、健康、持續發展的“提質控速”新階段。
為了保證公司財務健康穩健,碧桂園強化現金流導向,嚴抓銷售回款。2018年房地產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4557.9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1%。繼2016、2017年后,在行業資金面持續收緊的背景下,碧桂園連續第三年實現正凈經營性現金流,意味著當期可實現“自身造血”,而不需要過多依賴外部融資來支撐現金流。
截至2018年期末,公司現金余額約為2425.4億元,占總資產比例達到14.9%。2018年,碧桂園財務杠桿繼續保持在業內較低的水平,在全年權益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31.25%的前提下,公司凈借貸比率僅為49.6%,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兼顧了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的企業之一。
充足的現金流和較低的負債比率,既保障了碧桂園在行業波動周期下企業的安全性,同時也為碧桂園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松動的空間。
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表示,當前經濟形勢復雜,但碧桂園始終對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增長、長期向好抱有堅定信心,對十四億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有堅定信心。“我的職業生涯歷經數次地產行業周期,我認為波動才是這個行業的常態;此外,中國城鎮化是一股不可逆的時代大潮,地產市場未來規模將仍然龐大。”
正是堅信中國城鎮化進程給房地產行業帶來的紅利期仍未結束,碧桂園在過去一年里繼續加大和完善在國內的投資布局。隨著2018年下半年碧桂園項目首次進入西藏,集團完成了進駐中國內地所有省份的落子。
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園項目分布于中國內地31個省、269個市、1156個區和縣,項目總數達到2148個。
多元化布局打造未來競爭力沒有永遠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成就的企業。
碧桂園過往城鎮化路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時代所賜予的發展機遇。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調速換擋,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房地產行業也已進入增長趨穩、結構待調的發展階段。
業內比較普遍的看法是,未來5-1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銷售金額仍將保持在十幾萬億元的水平,但將進入總量相對穩定的時代。面對已經清晰可見的行業天花板,培育和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為企業5-10年后的發展做準備,成為了行業內房地產企業的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恒大高調布局新能源汽車、融創并購殺入文旅板塊等,都是房企積極謀求多元化發展、布局未來的縮影。而作為房地產行業毋庸置疑的頭部企業,碧桂園早就已經開始行動。
2018年初,碧桂園將地產、農業和機器人明確為未來三大重點業務,同時提出碧桂園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指明了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方向。
農業和機器人都是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數據顯示,中國自2013年來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銷售市場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咨詢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2年占全球總量的38%以上,市場前景廣闊。
農業方面,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其中“產業興旺”在農村發展建設的關鍵要素中居于首位,昭示著現代農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條件和機遇。
在此背景下,碧桂園選擇將現代農業和機器人作為多元化升級的方向,正是基于迎合政策和市場需求兩大核心驅動所做出的理性選擇。而除了看好這兩大產業本身極具潛力的發展前景以外,碧桂園的多元化布局,更是基于挖掘地產主業新市場和新動能,尋求多元化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邏輯。
一方面,機器人產業布局顯然是貼近主業、服務主業的———比如建筑機器人可以完成重復、繁重、危險的工作,進一步保障安全和質量;巡檢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則可以提升物業服務。碧桂園有2000多個項目,服務超400萬業主,在建筑、物業方面無疑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現實需求。
另一方面,切入高科技現代農業,不僅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國家戰略實施,還可以通過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更多人提供安全、好吃、實惠、豐富的農產品,進而為地產主業增添附加值。
從這個意義上看,碧桂園“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主業是支撐,科技是手段,“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則是最終目標。
縱觀碧桂園27年的發展路徑,為客戶提供好的房子、好的社區以及好的服務,始終是其貫穿始終的不懈追求。而伴隨著碧桂園明確“高科技綜合性企業”這一新定位,其多元化布局必將迸發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