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在某省會的招商銀行主要營業網點前,停著幾家銀行的運鈔車,工作人員告訴招行的儲戶們:如果這家銀行不行了,可以把錢取出來直接運走。招行是如何應對的呢?由于人手不夠,員工叫來家屬一起幫忙,大家含著眼淚、面帶微笑、沒有一句怨言,把儲戶送上別人的運鈔車。幾周以后,招行照常營業,依然微笑服務客戶,而招行的儲戶們不僅把取出去的錢存了回來,還把存在其他銀行的錢存進招行,招行在當地的存款量翻倍。
這個故事,只是招商銀行——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的一幕插曲。
作為中國第一家為客戶撐傘、第一家有排隊機、第一家給客戶發牛奶的銀行,30年來,招商銀行迅猛發展,在英國權威金融雜志《銀行家》公布的2017年全球銀行品牌1000強中位列第23位,在2017《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名列第216位。
招商銀行數字化3點體會筆者于2001年加入招商銀行,17年的行內工作經歷讓我有幸見證了招行歷年的數字化變革舉措。尤其近些年,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招行與時俱進,引入了這些先進的創新技術,實現業務上的高速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客戶。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個事例。
首先是基礎設施的高速發展。從蛇口機房到南山數據中心、從南京災備數據中心到上海數據中心、再到平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升級和擴容滿足了招行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其次是互聯網的沖擊。招行高層認為,未來唯一有可能顛覆銀行的就是科技,而不是嚴格的監管、小貸公司或者互聯網金融企業,真正的沖擊就是科技。正因如此,招行全行上下對于科技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例如招行業務部門有30~40%的人、每個人有30~40%的精力都花在與科技相關的工作和學習上,還設立了專項基金來鼓勵創新型項目以支持業務更好的發展。由此招行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基于華為云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建立的招行信用卡統一風控平臺,使得風險案件數降低了50%,半年減少損失超億元,信用卡發卡時間從15天左右縮短到5分鐘;再如招行現在已可以提供30萬以下貸款的分鐘級放款,也最早實現了刷臉取款和“一閃通”支付等創新服務。
比以上兩點還要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招行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堅持“因您而變”的經營服務理念,我們始終記得為客戶提供好服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我們的本業就是做好銀行相關的金融服務,我們搞金融科技(Fintech)其實都是為了辦好業務、為客戶服務,任何的技術都圍繞著客戶需求,改善著客戶體驗,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包括更多的收益以及更便捷、更快速和更貼心的服務等。
互聯網金融企業無法替代的價值招行的數據中心應用與數據庫管理工作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客戶和業務提供更好的服務?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組網以及采用什么架構?招行制定了嚴格的架構標準,例如讀寫分離、分庫、雙活以及無狀態多活等,并建立了落地實施能力。隨著這些標準架構的逐步推廣,我們把數據庫管理工作從以前那種“死扛”——就是一出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業務就不能恢復,發展到現在的多數情況下即使出了問題也不影響業務或者少影響業務。這是一個思路的演變過程,也是一種能力的巨大提升。
招行在這些領域的嘗試與互聯網金融企業有一定差異:我們是在非常嚴格的監管以及為客戶負責的前提下完成的,是在考慮了可用性、安全性和客戶體驗的前提下實現的高可用、高擴展和高彈性。可以說,現在招行在數據庫架構標準和實施能力方面絲毫不遜色于互聯網企業。
這些年隨著技術的發展,實際上軟件也產生了更多的分層,以往軟件分操作系統、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等。而現在連應用都分層了,例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防風險欺詐以及客戶畫像等等,這些應用會逐漸演變成公共的基礎設施服務,而且這類基礎性應用以后會趨于壟斷,誰能做到最好,大家就與誰合作,銀行只要用這些服務就好了,沒必要自己去做。這種合作將是銀行與互聯網企業或科技公司合作的主要類型之一。至于用人臉識別解決什么問題?用在哪個業務中、怎么用好?這是銀行能做的,別人代替不了。
做金融行業最頂級的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無論進行哪種業務創新,實際上都需要IT與數據先行,因此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如何優化數據庫往往非常關鍵。
數據庫分庫和橫向擴展其實是降低了對單機單庫的依賴,例如同樣的業務量,如果只靠一臺機器,那這臺機器的上限就固定了,一旦這個上限不能滿足性能容量的需求,就沒辦法了,所以必須使用多個數據庫。而多庫又面臨一些新問題,例如管理成本高,原來管理1~2個數據庫,分庫后可能變成10個甚至更多。還有,每一個數據庫出問題的概率其實與原來只有一個庫時的概率相差無幾,總體的可用性不一定會上升。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需要從資源與成本、可用性以及開發的難度等多方面來考量,分布式數據庫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也是數據庫的一個發展方向。我們對于分布式數據庫的主要期望是:首先要降低成本,包括硬件成本、人力成本和開發運維成本;其次是改善IT人員的體驗,包括降低開發和運維管理的難度以及工作量;同時具備一些關鍵屬性,例如硬件資源的利用率和單位硬件下的產出率等;當然最終還是要支持更大量的業務。
為什么現在大家都認為這種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是發展方向,這么多人去做?首先是因為關系型數據庫不會過時,盡管已經發展了30~40年,但在嚴格一致性要求很高的場景還是在使用,還是會一直發展下去;其次是單數據庫遇到了瓶頸,現在客戶的數量、交易的并發量和吞吐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高度,并且仍然會加速發展。未來,一旦量子計算等技術在計算機領域取得突破,交易量勢必會爆炸式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是現階段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之一。
為此,招商銀行決定與華為在分布式數據庫領域進行聯合創新,旨在打造金融行業最頂級的分布式數據庫產品,為招行業務帶來最快、最好的競爭優勢。雙方將共同應對“Cloud First”的挑戰,利用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及領先的金融業務實踐和優質資源聯接業務與技術,聯合進行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的研發和產品應用,解決數據庫應用上云的問題。
現有的開源數據庫內核還達不到像Oracle數據庫產品那樣好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并且會導致集群規模過大、性價比較低、維護成本較高等問題。通過與華為的合作,招行希望打造一款具有競爭力的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瞄準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高擴展4個維度,采用Latch-Free、NUMA-aware內存加速、3D-XPoint新介質、高性能分布式事務處理、計算與存儲分離、RDMA、GBP以及Z-Paxos等新技術,構建面向云的Scale-Up、Scale-Out、高可用和高性能能力。
這些年來,業界逐漸明白了到底依賴數據庫的什么?簡單來說就是以一致性為核心的若干要求。數據庫是整個數據處理的核心,所有的一致性難題都將由其解決。而應用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應該交給數據庫,如果將應用能做的事情也交給數據庫,一方面這可能是數據庫并不擅長的,不如應用自己來做;另一方面如果數據庫做了更多這類工作,屬于殺雞用牛刀,不但成本太高,還會影響數據庫的各種能力,包括性能容量,而且出問題的機會也會更高。
基于這樣的前提,凡是聯機交易系統招行都有非常明確的規范,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即使你給我一個Oracle數據庫,有500種語句,我也只用其中10種,所以我們簡化了對數據庫的功能需求,從數據庫角度講,這實際上是降低了研制數據庫的難度,研制周期也會更快。
信任構筑合作基礎招行之所以選擇與華為合作,首先因為大家骨子里都有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我們一生下來就是要為客戶服務的,讓客戶滿意是我們存在的唯一價值,華為也一直秉承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而且兩家企業都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所以華為與招行之間是天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互相欣賞關系;其次我們相信華為的實力,華為在數據庫領域已經儲備了小10年,內存數據庫、磁盤數據庫研制都有儲備,并且已經在華為的一些業務領域進行了成功實踐。
其次華為的服務意識和攻堅能力也特別值得稱道。記得大概在6年前,我們在選擇Hadoop產品的時候,華為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時包括華為在內的幾家公司都能提供Hadoop集群產品和服務,招行提出了6大類挑戰,有兩家都知難而退,只有華為表示:“給我半年時間,我幫你解決。”5個月后,華為告訴招行已經完全解決了5大類問題,并誠實地告知剩下最后一個問題只解決了一半,所以我當時覺得華為的執行力、戰斗力、服務意識和合作意愿真得很好,雙方就這樣建立起了信任。
此外,到底銀行業的聯機交易系統未來會怎么用?數據庫應該怎么用?需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和能力?招行在銀行業很有代表性,我們能夠提出先進的需求和高度挑戰性的功能屬性。我認為也正是因為華為相信招行有這個能力,并且雙方做出來的數據庫不僅適用于銀行,還將適用于華為關注的其他行業,所以雙方都希望合作共贏。
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贏。在公有云上有一款自己的數據庫也是華為的期望。我們一方面是幫助華為將這一款數據庫做出來;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招行也能夠一起來研究和把握數據庫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核心數據庫的規劃和設計等,在這些方面必將大有收獲,特別是培養人才方面。
招行與華為的聯合創新一共分為3個階段:2018年為初創期,主要進行試點商用;2019進入成長期,達到業界領先水平;2020年達到穩定期,將進行規模推廣復制。其中,招行負責需求和解決方案的設計,華為OLTP數據庫團隊則負責技術實現,利用華為在數據庫的經驗進行自主創新,基于新型硬件能力進行基礎設施整合,實現云上部署和“三高一低”(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以及低成本)的總體目標,構筑差異化競爭力。在產品架構上將采取3層架構設計,頂層是分布式擴展層,中間的企業級內核層能夠承擔企業級業務的高性能以及通用數據庫能力,最底層則是分布式存儲層和云存儲技術,構筑軟硬件垂直整合的高性能、高可用、Cloud Native云數據庫能力。
相信雙方聯合打造的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能為招行的數字化轉型、為招行成為“金融科技銀行”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