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 {
background-image:url(http://media.ftchinese.com/picture/6/000018556_piclink_0_0.jpg);background-repeat:no-repeat;width:654px;height:404px;position:relative;background-color:#F0F0F0;
}
.redpoint {
background-image:url(http://static.ftchinese.com/img/red.gif);background-repeat:no-repeat;width:33px;height:33px;position:absolute;
}
.note {
position:absolute;width:650px;height:40px;top:350px;left:8px;text-align:left;font-size:12px;
}
#theslides span {
display:block;
}
下面我們將看到幾年來金磚四國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GDP貢獻情況,以及金磚四國和“金鉆11國”的經濟實際增長率的起伏變化。從這些數據中我們會發現,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所展現出的巨大發展潛力,必將改變世界的經濟格局。 |
左圖為2008年世界各主要國家的GDP份額。(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 |
到了2010年,美國的GDP份額預計將降至19.60%,而中國卻有可能上升到12.73%。同屬金磚四國的俄羅斯和印度,也均會有所增長。 |
預計到2014年,美國的PPP將持續下降,中國卻將出現顯著增長,與2008年相比,增長超過4%。 |
左圖為2008年,包括金磚四國以及金鉆11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GDP實際年增長率。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實際經濟增長率高達9%,GDP總計達到3.86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
據預測,到2011年,中國將會保持10%左右的GDP年增長。同時,“金鉆11國”也將普遍保持較快的增速。有經濟學家預測:這11個國家將是繼“金磚四國”后,又一吸引全球投資市場眼球的投資新概念。“金鉆11國”中亞洲國家占7席,再次證明全球經濟重心將向亞洲轉移。 |
作為經濟增長速度最迅猛的新興市場之一,中國經濟對于進口資源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下面我們將會通過圖表,看到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FDI)變化發展趨勢。 |
左圖為2003年,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國際直接投資情況(具體數據詳見第10頁)。我們可以看到,03年時,除了香港地區,中國尚未在全球各地投入大量資金。 |
在此后的五年間,中國的FDI增長速度驚人,尤其是在亞洲地區。隨著中國對于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依賴度升高,中國對于澳大利亞的直接投資顯著增加。 |
左圖為中國03年和09年時的FDI數據。中國對香港地區投資金額最大,對南非的投資額增幅最大。 |
圖中顯示的是,2003年時世界各國及地區對中國的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比重。(具體數據見第13頁) |
到2009年,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出口比重顯著增加。其中以非洲諸國最為顯著。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海外投資地。 |
左圖對比了03年與09年,各國及地區對中國的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比重。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國對中國的出口比重均有顯著增加。 |
左圖為2003年,世界各國及地區對中國出口額(具體數字見第16頁)。 |
到了2009年,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對中國的出口額也都有了明顯增加。 |
左圖為世界各國及地區對中國出口額在03年與09年的兩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