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學院并不是英國在全球最負盛名的高等教育機構,甚至在倫敦也不是(牛津和劍橋以及首都的帝國大學可能在這方面勝出)。但去年,它招收了足夠多的國際學生,比其他任何一所英國大學都多,從而賺取了5億英鎊的學費。將此教育出口——它們本來就是——你只需要三個倫敦大學學院就能等于整個英國漁業的海外年收入,而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中,漁業占用了大量時間。
一些政策制定者花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高等教育作為一種全球貿易服務的重要性。即使在英國也是如此,服務業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異常之高(約占一半),英國擁有歷史聲望和英語的優勢,并且可以暗中利用向外國人收取的高額費用來補貼英國學生。這種無知正在迅速消失,而且理應繼續消失。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估計(它仍在決定如何收集有關該行業的適當官方數據),盡管疫情肆虐,2020年,整個英國高等教育一年出口256億英鎊,超過了藥品或航空航天的出口。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前往英國的學生,而不是遠程提供的服務或英國院校在海外設立的校區。但英國直到2013年才采取了國際高等教育戰略,而幾十年前澳大利亞等國就已經在積極推動自己成為外國學生的目的地。
您已閱讀30%(508字),剩余70%(11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